2006年12月18日 星期一

Burano


Burano位於義大利北部,是距威尼斯約四公里外海處的一座小島。一到這座島,就著迷於其童話般的房屋顏色。蜿蜒的運河與五顏六色的房舍互相輝映,據聞是為了方便晚上回家的船伕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房子,因此家家都塗上不同的顏色以做區辨。
此外,這座島以產蕾絲聞名,小至手帕、桌巾,大至衣服、床罩,一應俱全。我一向對太複雜、夢幻的東西沒有興趣,沒想到這座蕾絲島竟然能夠讓我掏出腰包買東西!
在我們準備等船回威尼斯的路上,有位店員邀請我們上樓觀看蕾絲的製造過程,在豪華的展示間中,她說明她手上那張小小的蕾絲需要七個人縫製,每個人負責不同的設計花紋,一小張大概需要一週才能夠完成,因此它的價格並不便宜,視設計的繁複度而定。
接著,一個朋友想找某種蕾絲製品,店員非常熱情,雖然他們沒有製造那樣產品,仍協助想了好幾個替代方案,甚至連四歐元的小東西也拿出來確認是否能符合需要,推銷但不強迫的做法手段相當高明。因為天氣越來越冷,遊客太少,再過幾天,商店就要結束營業了,直到二月才會重新開張。因此,她主動幫我們降價,並藉由溝通的過程中,強調她們製作的蕾絲與一般機器印製的差異,因為手工十分堅固,不但可以收藏,髒了還可以用洗衣機洗。考量自己大概不會再有機會去蕾絲島,而且她們永不放棄的推銷精神讓我真的很敬佩,也想給辛苦推銷的店員一點業績;因此,我決定購買一條蕾絲做為紀念,除了可以當藝術品收藏外,也提醒自己,記得這裡特別的人、事,以及她們的工作精神。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二遊翡冷翠

今年度,第二次到義大利,很意外自己在短期內會造訪義大利兩次,第一次是5月時陪媽媽出遊,旅行團的行程很緊湊...這次的自由行,讓我對義大利的一景一物有更深刻的瞭解。
印象最深刻的是抵達Florence的那天下午,因為聽從路人的建議,我們捨棄了會繞遠路的公車,改以步行方式拉著行李箱尋找在河畔的Ritz Hotel,或許是因為路況不熟,找尋的過程有些漫長,大家都疲累萬分。然而,剛從寒冷的奧地利到達義大利,一邊走著,看著沿岸的風光,一邊享受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感覺,竟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從腳底及肩上、臉頰、手心傳來的溫熱感,攘我感到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了價值。也只有backpacker才能擁有這樣的感動吧!


威尼斯也是個值得一再重遊的好地方,不過她的美,得要自己走過才能體會...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Christmas Market and foods


在歐洲,隨處可見Christmas Market,對歐洲人而言,聖誕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到處都有五彩繽紛的天使雕像、音樂盒、裝飾品,每個攤位都有不同的主題,但是價格並不便宜...對貧窮的留學生來說,是只可遠看、偷拍,沒有錢購買的藝術品...
食物,則是不得不吃的東西。Punsch,德國的一種水果酒,是我們來到奧地利忽然愛上的飲料,除了最傳統的apple、peach,還有blueberry跟各種不同的水果口味。每天晚上,一定要來上一杯,才能抵擋刺骨的寒意。在市集內可以發現,除了Punsch很少有其他的飲料,眾人習慣點上一杯,拿到攤子外設置的火爐旁,一邊取暖一邊聊天,享受聖誕節的感覺!終於知道外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愛喝酒,有一部份或許也是拜天氣所賜吧!

維也納的物價並不低,每天午餐都是吃早餐時外帶的麵包...在離開的最後一晚,八點半,一行人仍舊把握機會,勇敢的殺到郊區的酒鄉Crinzing吃晚餐,花了半個小時坐電車,忍著饑腸轆轆的肚子,為的是一嘗酒莊的葡萄酒。最後果然不負眾望,喝到便宜又好喝的homemade white wine,也吃到有名的烤肋排,偶爾有這種逐食物而行的行程也是種幸福的事,尤其是吃到美食的那一剎那~

2006年12月12日 星期二

Empress Elisabeth

(1865年的Sisi)
一到維也納,Empress Elisabeth ( SiSi 皇后) 就為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來到Hofburg(霍夫堡),不可免俗的參觀了豪華的皇家官邸,描金邊的宮殿建築展現了奧地利的大氣,各式各樣的銀器、器皿,展現不同時代的品味及典故,加上不用錢又詳盡的導覽系統,竟然讓我們花了兩個小時在看銀器,證明我們不是可不是一般的走馬看花團!

Sisi皇后則是另一個賣點,美麗的Sisi深受維也納人的喜愛,也因為她的聰明美貌,間接促成奧匈合併,最後成為奧地利的皇后。國王非常寵愛Sisi,她有獨立的按摩空間以及針灸及健身器材,以維護美好的體態。看似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Sisi並不快樂。她喜歡騎馬,沒有自由對一個熱愛自由的人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禁錮吧!
晚年,她越來越難親近,博物館中特地陳設了一個區塊,以藍色光為基底,孤單的Sisi身穿黑色衣裳,拿著黑洋傘,獨立在小房間中,寂寞的感覺透過顏色深刻的傳遞給進入小房間的每一個人,彷彿,可以聽到她心中的嘆息,這就是皇后的晚景~
Sisi的戲劇性不僅於此,她大女兒兩歲夭折,兒子由奶奶照顧,只跟小女兒熟,最後兒子為愛自殺,Sisi在旅遊途中也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份子刺殺身亡,結束她戲劇性的一生。

往往,我們只看到印刷品上美好的畫像,想像當時奢華的聚會,無止盡的飲食、跳舞、歌唱,羨慕她們的美貌與遭遇,但平凡的幸福,卻是這些人一輩子都無法品嚐的滋味。身為平凡人的我們,應該要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吧?
(1867 Elizabeth as Queen of Hungary) 我喜歡這張照片的眼神,比起雍容華貴的畫像,這張彷彿更能透露Sisi的心情~

20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

Salzburg~


一抬頭,就可以看到薩爾斯堡靜靜的佇立空中~

薩爾斯堡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除了本身的湖光山色讓它榮登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外,音樂神童莫札特也是功不可沒。拜Mozart 之賜,Salzburg 整年幾乎都有音樂活動,7月底到九月初的音樂節更會演奏完整的莫札特作品~
一開始,感覺這整個城市幾乎都在'消費' Mozart,除了參觀的景點外,隨處可見的莫札特巧克力,再再宣稱著身為莫札特誕生地的驕傲,也不禁讓同行的幾人思考,台灣何時能擁有這樣的驕傲讓人們紀念250年?

自助旅行另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奧地利人的友善讓我十分印象深刻。因為一開始抵達對方向不是很熟悉,所以常常在路邊詢問路人。雖然年輕女性的回答多半都是反方向,但他們熱情的協助還是令人感動,最有趣的是有位媽媽不太確定方向,竟然詢問看起來還在上幼稚園的小朋友...當小朋友隨性的說了個方向後,就跟媽媽要棉花糖來吃...
這樣的回答可以信賴嗎...
另外,有幾位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在路邊辛苦的看著地圖,還會主動湊過來詢問 : May I help you?
儘管綿綿細雨不斷,天氣冷的讓人受不了,還是覺得溫暖在心頭!

在逛米拉貝爾宮的途中,發現有一個音樂演奏會正要開始,來到音樂之都,當然不能錯過這麼富麗堂皇的演奏廳啦!結果也不失所望,優雅的弦樂演奏加上長笛互相輝映,享受了一個半小時的貴婦生活~

其中有一個優雅美麗的年輕小提琴手,琴聲很悠揚,但演奏時眼神十分憂鬱。(我後來的判斷是她會緊張,但無法查證...)結束時我們剛好有機會與她合照,她ㄧ臉燦爛的笑容,熱情的與我們合照(沒想到會有觀光客來合照吧..),再次見證了奧地利人的熱情,也讓我一償與 '暗戀對象' 照相的宿願!

能夠整日與音樂相處是件很幸福的事,但身為一個專業演奏家,對於單一音節或者同一首樂曲,都需要重複不斷的練習,在光鮮亮麗的演奏會上,誰呢想像他們背後的辛苦?



不能成為一個有氣質的音樂家,與音樂家合照是不是也能讓人變得有氣質?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The Sound of Music


~ can you see the seven children hiding in the trees? If not, saw the movie again...

來到奧地利,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音樂的饗宴。
抵達Austria第二天,我們就參加了Salzburg當地的Tour,來趟 '真善美' 之旅~

這部1965年的好萊塢電影,能獲得無數影迷的支持,不單是因為漂亮的風景,動人的劇情,音樂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介紹的過程中,車上不斷播放真善美的原聲帶,從俏皮旋律的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到可愛小朋友合唱的 Do Re Me ,以及 浪漫的 Edelweiss,音樂不斷在耳邊迴響,車上不管哪個國籍的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夠哼上幾段,搖頭晃腦的隨著節奏擺動。
車上導遊補充 : 當男孩想對心儀的女生表達愛意時,就會摘一束小白花送給她。因為小白花太熱門,現在已經禁止任意摘取..
可惜目前是冬天,沒有機會看到滿山遍野的小白花,據說夏天是最適合的時機。
不知道能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再來造訪一次?

Edelweiss

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
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2006年10月7日 星期六

留學生活 ﹦煮飯+讀書

到英國近兩個月,一直都在學習生活。

儘管從高中就到外地唸書,獨立生活的能力並不欠缺,但對於“煮飯“這種以前被我歸類為日常瑣事的工作卻一點都不在行。
只能怪台北是個太方便的地方吧!

食物在英國,不僅貴、而且難吃。
最常見的 fish &chips 是唯一便宜的食物 1.8英磅左右(1英磅=60NT)
得到的是一條裹滿炸魚粉的魚以及一大堆的薯條。
我的吃法是把油膩的外皮剝開,只吃裡面的魚肉,但說實話,一點味道都沒有,只能靠番茄醬來搭配。
其他的速食店如McDonalds、 burger king、subway都有,但一餐大概都要花費四五磅...真的逼不得已的時候,才會想花台灣兩倍的價錢吃這樣的食物。

幸運的是,我的室友個個都廚藝精湛,我的MBA同學Yumi..台灣人,非常善於料理,托她的福,享用了許多台灣味的食物,有時候覺得自己吃得比在台灣還好呢!
其他的台灣室友 Eve, Color 也都有自己擅長的台式料理,完全就是個臥虎藏龍的flat!
泰國室友Joyce, Buie 也不惶多讓,泰國的食物也是好吃出名的,雖然這兩位看起來都是家中千金+美女,但可都是燒的一手“創意料理“~(對台灣人而言)
另外兩位室友 奈及利亞的Okei 及摩洛哥的Lita 因為很少機會見到她們在廚房出沒,所以尚未有機會了解她們的食物...
可能也是我們台灣人的廚具陣仗太驚人吧...大小電鍋有四五個..應該可以供應一個營隊的食物~
留學生活的娛樂及附加價值,應該是我學了不少料理,相信未來我就能夠升格為大廚了!

2006年7月18日 星期二

選擇

人們的痛苦,往往是來自於選擇太多,而非太少。
因為有比較,所以會有(這個很喜歡,那個也不錯)的猶豫產生,
而猶豫帶來心中的不滿足感,讓人覺得自己得到的不是最完美的,還有其他可能性存在。

自己尤其是優柔寡斷型人類的典型代表。
也可以說是貪心吧!害怕做的不是最好的選擇,害怕後悔自己的決定。
雖然這二十多年來,重大的決策很少後悔過,但總是花了好長的時間去做決定。

開站的這一篇文章,是想清清楚楚的說明自己的決定。
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學校、這樣的路徑,在未來回首時,也才能昂首的告訴自己,沒錯!這就是我那時候的決心!

嚴格來說,我也不清楚自己未來的學校在英國人或者是台灣人,甚至是台灣的校友心中是怎樣的看法, 我只知道,我想要的是;真正的實力提升。

如果有錢的話,美國比較可能獲得實務工作的機會,兩年的學習時間對非商科出身的我來說也比較好。
如果有時間的話,應該認真準備GMAT,這樣可以申請的學校比例相對會多很多。 但駑鈍如我,並不想再花一年的時間準備考試,去換取一張入學許可證。
有名的學校或許可以接觸到好夥伴、好工作,但成功機率並不是來自別人,而是取決於自己有什麼。 我有什麼能力?能做什麼?最後的體悟似乎是;生命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是你遇到什麼,你怎麼去經歷、完成它。
要清楚自己手上的籌碼有多少,不要想拿十塊錢來贏回一百元,大多數的下場是什麼都不剩。
沒錢的時候就是要存錢,等到子彈夠了,才有機會發出致勝的一擊。(這不知是哪位前輩說過的話,轉述...)
所以,選擇的標的在於商學院的課程及名聲,英國的 Aston University 在台灣可能知名度不夠高, 但課程以實務著稱,並擁有一週到其他國家商學院參訪的安排。
當然,在英國的排名及商學院排名也相當不錯, 雖然校友少,但關係相對綿密,同時因位居市中心,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強,應該可以省卻一些舟車奔波的時間。
沒有廣大的美麗校園或許是我的一點小小遺憾,但我想可以利用週末假期的遊覽補足這個缺失。
這是捨棄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以及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的原因, 之前也曾徵詢過一些朋友的意見,但仍然決定要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自認這是在有限條件下能做的最佳決定,也相信自己能夠;擇己所愛,愛己所擇。